爱尔兰石油巨头突然撤出俄罗斯!20年基业一朝清算,俄石油再迎变局?_能源_托木斯克_萨哈林

  • 首页
  • 中欧体育投资管理长兴有限公司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中欧体育投资管理长兴有限公司 > 新闻动态 > 爱尔兰石油巨头突然撤出俄罗斯!20年基业一朝清算,俄石油再迎变局?_能源_托木斯克_萨哈林

    爱尔兰石油巨头突然撤出俄罗斯!20年基业一朝清算,俄石油再迎变局?_能源_托木斯克_萨哈林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8-19 19:28    点击次数:66

    托木斯克油田,一台锈迹斑斑的采油机,其上英文标识已被拆除,最后的生产日期停留在2025年7月。这台机器,与俄罗斯的石油黄金时代一起,被永久封存。 莫斯科时间8月11日,爱尔兰石油公司PetroNeft宣布自行清算,彻底退出其在托木斯克长达20年的油气业务,这则爆炸性消息,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。

    这并非个例。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“逃离俄罗斯”已成为西方能源巨头的集体行动。从英国石油(BP)、壳牌到埃克森美孚,这些曾经在俄罗斯赚得盆满钵满的巨头,纷纷选择抽身而退。仅欧洲企业在俄罗斯的损失就已超过1000亿欧元。他们的撤离,如同抽走了俄罗斯石油业的“技术血液”,引发了炼油设备瘫痪、油田减产、财政崩盘等一系列连锁反应,致使俄罗斯能源帝国窒息。

    BP在与俄油长达30年的合作中每年获利数十亿美元,然而,2022年2月28日,他们却毅然抛售了在俄罗斯石油公司19.75%的股份,损失高达255亿美元。随后,挪威国家石油公司、壳牌、埃克森美孚在短短72小时内相继“退群”,甚至连在建的“北溪2号”管道也被直接放弃。这场闪电般的撤离,震惊了全球。

    展开剩余68%

    西方能源巨头们仓皇撤离,源于三方面的致命压力。首先是严峻的政治形势:欧美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,冻结了其央行外汇储备,并将其主要银行踢出SWIFT系统。BP董事会主席直言“俄乌行动触及根本原则”,壳牌则紧急将员工撤离俄罗斯。其次是巨大的经济损失:普京签署法令没收外资资产,埃克森美孚在萨哈林岛价值40亿美元的油田被国有化,道达尔148亿美元的投资一夜归零,这迫使能源巨头们不得不选择止损。

    而技术断供,则是压垮俄罗斯石油业的最后一根稻草。缺乏核心零部件,俄罗斯炼油厂大面积停工,预计2025年石化工业产能将暴跌至历史冰点。油田开采也遭受重创:由于埃克森美孚撤走深水钻井技术,萨哈林1号项目产量锐减30%。

    财政崩盘紧随而至。欧盟的禁令导致俄罗斯每天150万桶原油滞销,虽然印度以低价接盘,却采用卢比支付,导致俄企账户积压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卢比无法汇回国内。俄罗斯央行被迫将利率提高至20%以稳定汇率,但卢布仍贬值至1美元兑114卢布,通货膨胀率突破15%。

    为弥补战争资金缺口,普京试图甩卖海外资产,2025年3月,俄罗斯石油公司紧急兜售其在印度的子公司纳亚拉能源,要价200亿美元。然而,印度信实工业、阿达尼集团等巨头均拒绝接盘,沙特阿美也因担心美欧的次级制裁而犹豫不决。

    俄罗斯本土企业也无力承担这烂摊子。西方资本撤离后,俄油企面临严重资金短缺,即使政府试图推动国有化,负债率已超过80%的Rosneft也无力注资。中东资本的冷漠更是雪上加霜,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放弃了收购BP资产的机会,沙特阿美与俄油签署的130亿美元供应协议也在面临次级制裁威胁后暂停。俄罗斯寄希望于“东方伙伴”的救援,最终也成为泡影。

    唯一勉强提供输血的是中国市场。中石油在2022年冬奥会期间与俄油达成大单,每天接收50万桶原油,但交易条件却对俄方不利:人民币结算,价格比国际油价低30%。更重要的是,俄罗斯上游勘探项目因技术封锁停滞,中国企业拒绝直接投资油田,只愿意扮演“打折搬运工”的角色。

    PetroNeft在托木斯克的清算,象征着俄罗斯石油黄金时代的终结。 那台锈迹斑斑的采油机,默默诉说着一个曾经的能源巨头,如今面临的困境与无奈。

    "

    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

    TOP